生活杂谈

Deecamp冬令营小记

笔者于2019年1月20号到28号参加创新工场举办的Deecamp冬令营南京站,以下为笔者的所见所感。

何为Deecamp

Deecamp是创新工场举办的AI训练营。该冬令营邀请学术界和产业界大咖,结合AI领域前沿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应用中的实际案例,并独立完成自己的AI项目成果。旨在培养新一代的AI人才。

无人车场地

本次寒假Deecamp训练营为期一周,北京南京各招生三十余人。北京项目包括机械臂视觉应用、无人车远程遥控协议、低延迟视频回传系统;南京项目包括强化学习、对抗攻防、量化金融和无人车驾驶。

无人小车

笔者参加的是南京冬令营的对抗攻防项目。下面将会以时间顺序,细数冬令营的二三趣事。

日程小记

20号 – 报到

当我迈入创新工场南京研究院的时候,我感觉我来到了“未来”。

创新工场南京站 人脸识别系统

这里,人工智能已经使用到了具体应用之中:冬令营学员可以直接“刷脸”进入办公区,大厅摆放着“刷脸付费”的自动售货机……

上述的种种“黑科技”和创新工场优美的办公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半开放讨论室

接下来便是报到和冬令营学员相互认识的环节。在和其他成员交流的过程中,我惊叹于冬令营学员的优秀:学员多为北大、清华、复旦、上交等国内一流高校的研究生,留学、AI比赛、参与AI项目和在大公司实习像是再平常不过的普通经历。

事实上,在之后几天的接触中,各位学员除了技术能力以外的上进心和面对挫折时的心态也证实了他们的优秀。

21号 – 知识分享

21号为一整天的知识分享,北京南京课程略有不同。

上午,在简单的开营仪式后,北京南京站的同学共同参加了创新工场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咏刚老师的关于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的课程。

南京站学员听王咏刚院长的课程

下午则由创新工场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 冯霁老师为大家讲授对抗学习和计算金融的基础知识。

再接着,在学员们确定了自己项目具体的内容后,为期一周的Deecamp项目实战正式开始。

21号~27号 – 项目实战

笔者所在的大组是“对抗攻防”,具体的内容是和另一位组员做 “对抗攻防——黑盒攻击”:

现如今腾讯云、百度云会提供智能识图服务,我们可以使用这些识图服务,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识图AI是如何实现的。我们的目标是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成功“欺骗”识图服务。即让识图服务错误地把A图像识别为B。

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尝试各种办法,要让腾讯云的智能识图服务不可用(合法)。

该任务的目的不是恶意搞破坏,而是为了探究神经网络的缺点在哪里,从而做到更好的防御。

“黑盒攻击”中的“黑盒”是指我们不知道腾讯云的AI识图服务是如何实现的、不知其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是什么。我们只可向腾讯云上传图片,并根据其返回图片的分类和概率来尝试攻破腾讯云识图服务。

奋战于项目的Deecamp学员

对于“对抗攻防”这个项目,笔者和队友并没有相关的项目经验,一切都是从零起步,从头做起。

七天的项目实战下来,笔者略感疲惫。我们的工作时间可以说是达到了‘997’(早九点上班、晚九点下班、一周工作七天)。

晚九点 仍在奋战项目的Deecamp学员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经过了很多的Reading和Coding后,项目毫无进展。尤其是在项目的前几天,笔者时常担忧自己的项目可能无法达到最终的预期结果。

虽然整个过程经过了很多坎坷,但最终,我们还是撑下来了。总体而言,收获颇多。个人所感会在后面内容中给出,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在整个项目实战过程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穿插课程,如王咏刚院长的人工智能项目落地、俞扬老师的强化学习综述、Momenta公司的无人驾驶分享等等。

28号 – 项目展示

最后一天为项目展示。全体成员奋斗了七天,终于到最后收获的时候了。

王咏刚院长发表讲话
项目Poster

笔者团队的项目结果这里略去。总而言之,取得了一个不错的结果,我们的项目获得了最佳Demo奖。

结业证书与奖状

PS:最佳团队可以获得创新工场、创新奇智和momenta公司直通最终面试环节,可以说是十分诱人了。

总结

Deecamp夏/冬令营的灵感来源于Foocamp —— 参会者自己设计流程、议题和内容。

所以,在Deecamp中,不会有老师手把手去教学生做一件事,更不会有什么“7天深度学习速成”等玄乎的课程。

学员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选题大方向,自行确定具体研究内容,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做项目。老师则只是充当一个指路人,指引学员一个大体的方向,当学员不知该如何进行下去时,给予适当帮助。

因此,与其说Deecamp是一个学习的地方,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做项目的地方。在这里,你会接触到各种很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如量化金融、无人车控制等),既兼顾学术,又兼顾实际应用。

可以说,是学术和工业两开花了。

对抗攻防项目组全体组员

最后的最后,感谢创新工场能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感谢创新工场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冯霁老师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指导我们的项目,感谢每一个一起奋斗的小伙伴!

Deecamp南京站成员

杂记

  • 笔者和队友每天早八点半到达工作场地,晚九点多才离开,竟然是离开最早的一批!?另一批队友每晚十点离开,是第二批最早离开的!?
  • 听了momenta公司的宣讲,我第一次了解到无人车驾驶竟有如此之多的学问。并感觉momenta是一家很有潜力、很有活力的无人车驾驶公司。
  • 隔壁队伍为了做项目,在创新工场刷夜整整熬了一个晚上,当我们第二天早上来的时候还在!太拼了……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玩一个只有南京Deecamp同学才知道的梗。

有始有终

One thought on “Deecamp冬令营小记
发表回复